金秋沃野,硕果盈枝。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成都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教师节座谈会暨新教师入职培训开班仪式,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问候。
学校党委书记张泽钧,校长曾芳,副校长郑川,以及获得国家级、部省级荣誉的专家代表,“教龄校龄30年”教师代表,学校杏林名师、教学菁英、教学新秀及课程团队等教师代表、教学竞赛获奖教师代表、新进教师和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郑川主持座谈会。
张泽钧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他对新教师提出四点殷切期望:一要快速完成角色转变,以主人翁意识爱校荣校,将学校事务当作自家事来办;二要持续加强学习积累,克服职业倦怠,脚踏实地做好每堂课、每篇文章、每个项目,在厚积薄发中实现人生价值;三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主动将个人发展融入学校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事业格局中,实现同频共振;四要注重团结协作,在与领导、同事、学生的和谐共事中凝聚发展合力。张泽钧强调,成都中医药大学是全体教职工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每个人同心同德、携手奋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曾芳谈到,近70年来学校事业取得的每一份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蕴含着每一位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尚品德和“怀揣一颗心来,不带走一根草”崇高情怀,并向老师们表达敬意与问候。她寄语新教师要传承这份育人情怀,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十五五"新征程相结合,以“初工-中工-上工”三重境界践行育人真谛,勉励新教师要跨越从“照本宣科”到“答疑解惑”再到“唤醒灵魂”的成长阶梯。
座谈会上,药学院曾南教授以"爱校·爱岗·爱生"为主线深情寄语,叮嘱青年教师将“三爱”职业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长为有情怀、有水平、有担当的新时代成中医人。
针灸推拿学院周海燕教授,分享了作为专任教师成长发展的心路历程。她勉励新教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奋进姿态,在传承学术薪火的同时,勇于开辟属于自己的育人新路。
智能医学学院高级辅导员施明毅副教授以“大师兄”的温暖视角,分享了育人路上的三个故事。他建议青年教师坚守“育心、育志、育行”,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张泽钧为“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金贝棋牌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颁奖
曾芳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教师代表颁奖
郑川为“入选部省级人才项目”教师代表颁奖
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希、党委组织部部长赵凌为“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颁奖
张泽钧为“教龄校龄30年”教职工代表颁奖
曾芳为“杏林名师”代表颁奖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处长莫凡为高级辅导员、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获奖代表颁奖
教务处处长胡一梅为“课程团队”代表颁奖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处长戴鸥为“教学菁英”代表颁奖
科技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张定堃为“教学新秀”代表颁奖
会上表彰了入选国家级/部省级人才项目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教师,教龄校龄30年教师,以及学校杏林名师、教学菁英、教学新秀、课程团队、高级辅导员等近30名教师代表。
学校领导、老教师代表为新教师代表佩戴校徽。
来自医学技术学院的张译尹分享了自己与成中医结缘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瞬间,新教师代表谈“成中医初体验”。
全体2025年新入职教师在现场庄严宣誓。
会前,学校领导还慰问了老专家、一线教师、各附属学校教师。
此次活动,既是新教师奋进的起点,也是对深耕教坛者的崇高致敬,承载着教育精神的接续,更延续着为国育才的庄严使命。愿薪火相传,奋楫争先,为时代答卷贡献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成中医力量!
(文/人事处 图/党委宣传部 信息中心 审稿/戴鸥 编辑/王其奇 终审/张希)